-
总的来说,西双版纳"不属于"中国地震活动最频繁、最强烈的地区,"并不经常"发生破坏性地震。但是,它"确实位于一个地震带内,具有地震发生的潜在风险"。
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地理位置:" 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的南部,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带的东南边缘。 具体来说,它受到来自印度板块向北推挤的影响,地壳活动比较活跃,属于"青藏高原块体东南缘的活动构造带"的一部分。
2. "地质构造背景:" 由于印度板块的持续推挤,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其东缘产生了复杂的断裂系统。 这些断裂系统延伸至云南,包括西双版纳在内的南部地区也受到其影响,存在多条活动断裂带。 这种板块碰撞和挤压产生的应力,会逐渐积累在地壳中。
3. "地震活动性:" 与云南中北部(如昆明、大理、丽江等地)相比,西双版纳地区的"地震频度和强度相对较低"。那里发生破坏性地震的频率远不如那些位于主要断裂带上的城市。 但是,由于地处板块边缘,地壳结构复杂,存在发生中强震的可能性。 历史上,西双版纳举报 -
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边陲,澜沧江流域,横断山脉余脉向东南延伸部分,这里的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受新生代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地壳较为活跃,地震非常频繁,较其它省份要多很多。下面我们看一张地图:
从我国大地构造来看,西双版纳属于羌塘板块的延伸部分,与扬子板块相接,板块交接地带本身就是“多事之秋”,历史上发生规模较大的地震,与板块交接带有关,而且次数非常多。看下图:
我们采用中科院地质研究所arcGIS软件统计了西双版纳地区Ml(地方性震级)5级以上地震次数,用红色圆圈表示,如上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5级以上地震密密麻麻,次数非常多。
7级以上地震发生了5次。
6级~7级地震发生了25次。
5级~6级地震发生了大约70次以上。
5级以下地震可能上千次之多。
如果从时间上来看,7级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最近100年里。
1941年10月,云南临沧市耿马县 震级 7.12级
1941年11月,云南普洱市澜沧县 震级 7.12级
1988年12月,云南临沧市沧源县 震级 7.30级
1988年12月,云南普洱市澜沧县 震级 7.47级
1950年,缅甸掸邦 震级 7.12级
6级地震与7级地震发生的时间相接近,也是近百年里,最近的一次地震也是在30多年前,表明近期地震活动开始加剧。
上图,造成西双版纳地区这么地震,与新生代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有直接关系,在这次造山运动中,形成了距今200多万年前的断裂带,如晚更新世的普洱断裂和普文断裂 、汗母坝断裂等北西向断裂带,距今1万年前的全新世北西向勐遮断裂。这些断裂带方向大致与山脉、河流(澜沧江)相一致,从时间上来看,年代较近,表明印度板块还在向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并向四周传导,受其影响,西双版纳地区出现了非常多的断裂带。
值得一提的是勐遮断裂,这是一条近1万年前形成的,目前非常活跃,在这条断裂带上发生了5次7级以上大地震。而其它断裂带上,也在持续不断地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发生。
西双版纳地区地震非常多,希望大家多多注意安全,平时建房、修建小水库、挡水坝多注意防震。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