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农场人大都是外来移民,主要是什么地方的人?

西双版纳 更新于:2025-07-13 01:14
  • 一心一意风铃yV

    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部,是一个以傣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这里的农场人大都是外来移民,他们主要来自中国国内的多个省份。其中,以下地区的人较多:
    1. 云南本省:由于西双版纳与云南其他地区相邻,很多来自云南其他地区的农民会迁移到这里从事农业劳动。
    2. 四川:四川与云南接壤,两地相邻,因此很多四川人也选择迁移到西双版纳从事农业。
    3. 贵州:贵州与云南相邻,两地交通方便,贵州的农民也常常选择到西双版纳寻找工作机会。
    4. 广西:广西与云南相邻,广西的农民也会迁移到西双版纳。
    5. 湖南等地:除了上述地区,来自湖南、湖北等地的农民也会迁移到西双版纳。
    总之,西双版纳的农场人大都是来自中国国内各个省份的外来移民,他们为当地的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举报
  • 充满元气的聪明面条Jz

    西双版纳州农场最早是民国时期的南峤垦殖场(今勐海县勐遮镇)和位于勐罕镇的暹华橡胶园,职工大多来自内地的开远和泰国的清迈。新中国的西双版纳农垦事业,创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最初由西南军区转业军官作为骨干以及他们的家属作为基础组建各农场及生产队,主要种植当时我国急需的工业原料橡胶树以及亚热带经济作物。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手紧缺,又从本省的昆明、曲靖等地和湖南祁东、醴陵等县吸收一部分支边青壮年职工。以后的数年,陆续续又有大批转业退伍军人到达西双版纳农场。1969年至1974年大量的北京、上海、重庆、昆明等地的知识青年被补充到农场。

    一九七O年三月,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在景洪组建,该师下辖六个团,二个独立营。全师干部职工达八九万人,几乎占据整个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半以上。

    在兵团期间,从师部到连队中的领导干部中,连长、指导员及部分排级干部都由现役军人担任。兵团成立不到四年,又改制为农场,现役军人全部撤离回到部队。

    1979年知青返程后,农场劳力紧缺,又从云南省的普洱、临沧、红河、文山等地以及本地村寨招收了部分职工补充劳动力不足。还有部分从四川、湖南等地来的教师被补充到学校。

    现在的农场人,主要职工是农埸老职工的第二代第三代,也从各地招募的部分割胶工。近年来由于橡胶价格连年走低,农场的吸引力已经不复存在。

    不管怎么说,今天的农场在边陲西双版纳已经形成由湘文化、本地少数民族文化组成的无数个居民社区,他们已经像木棉花树一样,扎根在祖国边疆,守卫着祖国的西南大门。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